煽情大於美食,這是《舌尖上的中國2》開播以來遭遇的普遍反響,這一觀點在5月9日晚播出的第4集《家常》後到達高潮。不少網友紛紛吐槽稱《家常》簡直是前四集中最失敗的一集。不僅展現美食的橋段太少,上海紅燒肉做法不正宗,片中表現的河南母親更是三觀不正。《家常》中有一個故事講到,一個媽媽為了女兒學琴,從河南來到上海當全職陪讀。為了不影響女兒學習,她與女兒五年沒有回過河南,沒有與丈夫相見,連孩子的奶奶病重化療都沒有回去看一眼。這個故事播出後,不少網友紛紛吐槽:“第四集差評,跑題跑得沒邊了。不如單拍一部學琴小姑娘的辛酸史吧。”
  這一番質疑在5月11日得到了導演鄧潔的回應,鄧潔在長微博中寫道:“對她來說,這是一個不完美的母親節……在這個陪讀家庭中,能感受到親情的無私溫暖,家人彼此的支持。”
  一部美食紀錄片,引發的是三觀正不正、母親好不好的討論,真是有點兩行白鷺上青天——離題(地)太遠。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該怎麼拍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。簡單地拍攝一些美食的做法顯然單薄了些,如果只是一個烹飪手冊或者吃貨指南,那還不如關註一下電視上名目繁多的烹飪節目,或者各類“吃貨”自媒體。節目里要有人,再尖的舌頭也是長在人身上的嘛,人身上,可以表達出美食的文化、美食的傳承、美食的味道,無論是家鄉的味道還是媽媽的味道,都是充滿誘惑和懷念的。
  通過人的故事把這些表達出來也就夠了,倘若走得過遠就難免偏離本意。從舌尖2開播以來,舌尖上的中國幾乎變成了口角中的中國,各種爭議不斷,多少值得製作方反思一下。也許是舌尖1的成功讓央視的導演們有了更大的野心,想把那根咂摸味道的舌頭捋直了,好好說道說道中國。沒錯,中國是有陪讀母親,有單親家庭,有留守兒童,有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,有興趣完全可以拍一部社會紀錄片來呈現。但是硬要把這些內容塞進一部美食紀錄片里,多少會有走味之嫌。更為致命的是,這些故事煽情痕跡過濃,難道導演們忘了,你們唯一要做的不是煽情,而是如何煽動觀眾的味蕾。這一點,舌尖2的第三集就做得很好,美食應時節而生,春筍拔節,夏魚飛躍,看得人食指大動。可看了第四集裡面,那位陪讀媽媽一臉淚水的說對不起家人,那鍋上海紅燒肉做得再地道也沒有食欲了。舌尖2再努力,諒必也是拍馬不及,何必露自己的短處?
  還記得舌尖1裡面那位少數民族姑娘走在沒有道路的山上尋找松茸的場景,自然,妥帖。那些食材被採集,那些食材被炮製,那些食材在鍋里翻滾,那些食材被品嘗,能詮釋出這些已經不負舌尖,不負中國,你還想如何?調料加多了,舌尖就嘗不出味道了。
  (原標題:讓舌尖回歸本原之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n85xnrm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